特朗普公开宣称正在试图重新控制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,还抛出一个耸人听闻的理由——说这地方离中国核设施就一小时车程,必须拿回来当监视前哨。这操作立刻引发塔利班警告和中国严正反驳,一场围绕中亚战略要地的新博弈正在上演。
说实话,特朗普这波操作典型是他擅长的“话题引爆”策略。明明美军两年前才狼狈撤出阿富汗,现在又说要回去,表面理由是“监控中国核活动”,实则想挽回当年撤军丢失的面子。他还不忘踩一脚拜登,说那次撤军是“全面灾难”,把自己当年和塔利班谈撤军协议的事轻描淡写带过——这套甩锅话术玩得是真溜。
但地缘政治不是靠嘴炮就能解决的。巴格拉姆基地现在握在塔利班手里,人家国防部明确叫美国少说“情绪化言论”,中国也立刻否认有军事基地在中亚。特朗普所谓“中国控制基地”的说法,连自家2024年军方报告都打脸——明确说没证据显示中国和塔利班有军事合作。这出戏自编自导成分也太明显了。
不过这事背后有更深层的战略逻辑。美国确实不甘心完全退出中亚,毕竟这地方连着中东、南亚和中国西部。尤其中国在新疆的国防建设被美方紧盯,哈密附近的导弹发射井成了他们的心病。特朗普想重返巴格拉姆,无非是想在中亚插个钉子,既牵制中国,又威慑俄罗斯,还能盯着伊朗——一石三鸟的算盘打得响。
但今时不同往日。塔利班现在不是游击队了,是执政者,手里握着基地实控权。中国和俄罗斯也早就在中亚布局多年,尤其是中国通过上合组织和经济合作深耕地区影响力。美国想单方面杀回马枪?恐怕得先过中俄塔三方这一关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国国内两党的阿富汗政策撕裂。共和党借撤军失误狂批民主党,民主党则强调撤出时救了12万多人——这种内斗让美国在中亚的战略显得格外短视和混乱。说到底,巴格拉姆基地之争折射出美国在“全面退出”和“有限重返”之间的摇摆,也暴露了大国竞争中军事部署与外交现实之间的脱节。
未来关键要看塔利班怎么接招。如果他们为换取国际承认或经济援助,允许美军有限重返,中亚格局将迎来新变数;如果坚决拒绝,美国可能转向周边国家寻求替代基地——但无论哪种结果,大国在中亚的竞争只会更加复杂。中国势必强化与中亚国家的安全合作,俄罗斯也会警惕北约势力再度逼近后院。
灵菲配资-炒股如何加杠杆-第一配资-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