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封建社会中,皇帝常以真龙天子自居,声称自己受命于天,代天治理万民。史书典籍中也常常记载某些帝王具有真龙之气,以此作为其统治合法性的神圣依据。然而,随着科学的发展,现代人已经明白龙这种生物只是古人想象出来的神话形象,在现实中并不存在,所谓的皇帝是龙之化身的说法自然也就站不住脚了。但在那个蒙昧的年代,龙与皇权确实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龙纹成为皇家专属的图腾,五爪金龙更是皇帝垄断的象征。
在唐朝开国时期,有一位不太为人所知的功臣张亮。虽然他的名声不如房玄龄、杜如晦等人显赫,但确实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。特别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夺取皇位的过程中,张亮发挥了重要作用,因此得以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。然而这位功臣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——过分迷信方术。他在担任相州刺史期间,与一个叫程公颖的江湖术士过从甚密。这个善于察言观色的术士察觉到张亮内心的野心,便经常对他说:大人卧姿如龙,将来必定贵不可言。张亮对此深信不疑,甚至经常向人炫耀:我府中有位小妾,曾有高人看过她的面相,说她有当皇妃的命数。
展开剩余54%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张亮手臂上长了一块寻常的牛皮癣,他却欣喜若狂地认为这是龙鳞显现。他身边那些阿谀奉承的下属也纷纷附和,说他身上散发着真龙之气。其中有个叫公孙节的义子更是投其所好,用谶语暗示他:弓长之主将别都——因为相州在南北朝时曾是东魏和北齐的都城,而弓长合起来正是张字。这些蛊惑之语让张亮的野心愈发膨胀。
为了谋夺帝位,张亮开始大规模收罗义子,培植私人势力。据史料记载,他收养的义子竟有五百余人之多。这些人大都是些亡命之徒,被张亮豢养作为谋反的资本。然而如此明目张胆的举动,自然逃不过朝廷的耳目。
最终,一个叫常德的陕西人向朝廷告发了张亮私养死士、图谋不轨的罪行。经过详细调查,证实了张亮确实怀有谋逆之心。唐太宗李世民在朝堂上痛心地说:张亮蓄养五百义子,意欲何为?分明就是要造反!于是亲自下诏,将这位昔日的功臣押赴西市问斩,并抄没其全部家产。这个迷信龙相、妄想称帝的权臣,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。
发布于:天津市灵菲配资-炒股如何加杠杆-第一配资-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